|
深水探奇 -- 俄羅斯水域深處絕美水晶巖洞 | 這組照片就像來自好萊塢的場景,但實際上是由一個專業洞穴探險潛水隊伍在俄羅斯的深海中拍攝的。這一隊勇敢的洞穴潛水員為世界上最長的水下石膏水晶巖洞拍攝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新聞圖片。
Orda巖洞在烏拉爾國的西邊,是一條被水流神奇地戲劇性地沖刷出來的通道,長達三英里,而且水極清,潛水員們可以看清自己前方50碼的範圍。這只由攝影師兼記者——40歲的Victor Lyagushkin帶領的來自俄羅斯的勇敢的小隊在長達六個月的探索中,這充滿巖洞的海水只有冰點以上幾度。
下面可以看到他們在Orda巖洞中的視頻:巖洞潛水員在俄羅斯西方烏拉爾國探索美麗的Orda巖洞。 (04/03/2013 23:01:00,3235) [查看全文] | 台灣八里海灘的巧克力黑曜石 | 臺灣省臺北縣觀音山出產的是巧克力黑曜石, 也有黑紅條紋的雙色黑曜石, 萬年前觀音山火山爆發, 當時臺灣島上不知道有沒有原住民, 可能有梅花鹿, 臺灣羊, 臺灣猴這些動物, 觀音山火山爆發的時候北壁崩坍, 火山玻璃流向海洋, 因此現今在八里海岸可以找到巧克力黑曜石, 因為距離火山爆發年代久遠, 現在恐怕是找不到大逾尺大如桌面的巧克力黑曜石, 現在能找到的是小尺寸的巧克力黑曜石, 約一寸上下, 因為臺灣人不識貨, 所以寶貝躺在八里海灘上, 我估計約有十幾公斤 臺灣人不知道巧克力黑曜石可以研磨成戒面, 現在我把臺灣人教會了, 恐怕八里海灘上的十幾公斤巧克力黑曜石, 沒多久就一掃而空...(04/03/2013 08:57:00,7550) [查看全文] | 揭露天然水晶的真實面目 | 科學家推測,水晶的形成首先要有足夠的生產空間,一般生長在岩洞、岩石裂縫或節理斷層中;第二需要有兩至三倍的大氣壓及570℃以上的高溫;第三要有充裕的、富含二氧化硅的熱液才能結晶而成。
東海的水晶形成於燕山期,距今約有2∼3億年。海南羊角嶺水晶形成較晚,距今也有七千萬年。試想,地殼是在不斷運動的,不是所有的形成條件都恆等不變,一下地動、一下山搖、溫度的改變、熱液的缺失都會影響水晶的生成,至少會影響水晶的品質、大小。
有幸成為我們眼前的一塊塊絢麗多彩的水晶,實在是天地之精華。所有能成為寶石的礦物晶體,又何嘗不是如此,這也是自古以來人們喜愛寶石的原因之一吧。(03/31/2013 23:29:00,3611) [查看全文] | 巴西黑金城淘金,參觀礦洞遺址 | 離開烏拉圭,向北行駛約二百公里,來到巴西邊境。因為烏拉圭的關口站不太明顯,以至於我們的車隊一下子就闖入到巴西境內。
沒有出境手續就不能辦理入境手續,只得將車隊開回去,向烏拉圭方面做誠懇解釋,好在海關官員很客氣,順利辦完了一切。
等我們再次到巴西邊境站辦理入關手續時,一位隊員幾乎哭了,他不慎將護照丟在烏拉圭酒店的餐廳裡。車輛己辦完出境手續不能再次入境回去,每個人都焦急萬分。為試試運氣,我們撥通酒店的電話。奇跡出現了,酒店的管理人員不僅收好了包,而且聯繫到一家快遞公司,兩個小時後就可以送到邊境,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03/31/2013 20:23:00,4050) [查看全文] | 帶你走進神秘的巴西水晶礦區 | 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O Estado de Minas Gerais-MG),巴西東南一個州,擁有全國第二大人口。州政府所在地為貝洛奧裡藏特. 米納斯吉拉斯州以山,瀑布,歷史名城,珍貴的石頭,以及盛產鐵等金屬而聞名。
關於米納斯州的寶石開採,除出產其它礦產外,也是巴西寶石的主要產地,世界上只有像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緬甸等國家,在不太大的地區有品種繁多的寶石。主要出產海藍寶石、黃玉、祖母綠、蘭寶石、紅寶石、碧璽(電氣石)、鑽石、紅柱石、石榴石、橄欖石、和烏鋼石(赤鐵礦)。寶石加工以中小作坊為主。
我們這次帶您走進真實水晶礦區,感受一下礦區實景及原礦的神祕一面。 (03/31/2013 20:23:00,10067) [查看全文] | 水晶的產地主要有哪些? | 水晶主要分佈在世界的南美洲和亞洲,其中南美的巴西水晶比較豐富,近幾十年來出口量均占世界總量的大部分,其次為馬達加斯加和危地馬拉。美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土爾其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少量水晶。亞洲主要分佈在中國和印度。
我國的水晶主要集中分佈在江蘇東海、沭陽、新沂、贛榆等縣7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以及海南省屯昌羊角嶺,矽卡巖型水晶礦床面積0.2平方公里、深150 米的範圍內。矽卡巖類礦床的形成與岩漿侵入演化後期氣水熱液活動關係密切,在空間分佈上雖多見於岩漿與圍巖接觸的外蝕變帶,但也有見於遠離侵入體的圍巖中。 (03/30/2013 15:33:00,2513) [查看全文] | 我國主要的水晶的產地(羊角嶺圖片欣賞) | 在我國主要產水晶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江蘇省的東海縣,另一則是海南省的羊角嶺,下面小編就以圖為例讓大家見識一下水晶的故鄉以及水晶原石。
中國的山西、山東、新疆、內蒙古、廣東等省區均有紫水晶產出,出產無色水晶的省份則更多,但其中最著名的為下列兩處:
(1)海南省的羊角嶺:在僅0.2k㎡的面積和150m的深度範圍內,共產出壓電水晶近百噸,熔煉水晶2000t以上,被譽為全世界優質水晶最富集的礦區。 (03/30/2013 11:14:00,2676) [查看全文] | 紫水晶的的產地介紹 | 紫水晶擁有著非常久遠的人文歷史,很久以前,西方的國家就將紫水晶當做是神秘高貴的幸運之石,還被作為禁忌淫逸、防止自我陶醉、保持誠實和理性的象徵。紫水晶(Amethyst)的主要成分還是二氧化硅,因為晶體中含有微量的鐵元素和錳元素因而呈現出非常漂亮的紫色。
由於產地地質和形成條件的不同,紫水晶的顏色也各不相同,從淡紫色到深紫色及藍紫色。其中具有高級別的紫水晶一般出自火山岩、灰巖等水晶巖洞之中,晶體中包裹的雜質很少故而珍貴。
紫水晶的產地分佈廣泛,主要的產地有巴西、烏拉圭、俄羅斯、馬達加斯加、韓國、斯里蘭卡及中國大陸的部分地區等。但水晶市場上比較常見紫水晶的產地主要還是巴西、烏拉圭和部分國內的紫水晶。 (03/30/2013 11:14:00,11703) [查看全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