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清代的壽山石雕的歷史及流派

[日期:2010-02-21] 閱讀:

  清代,壽山石雕已經走過了萌發、成長、開花、初熟的千年歷程,進入了昌盛期。不但雕藝更加成熟,並且湧現了冠蓋眾石的嶄新的石種——田黃石。此乃清時壽山石文化的鼎盛時期。清時的雕師因材施藝的水平普遍比前代提高了,能按壽山石材的形態、色質的不同,分別雕制印章、人物、動物、文具、器皿。印鈕的製作也更加生動和多樣化了。據清毛奇齡在《後觀石錄》所云,在他收藏的49枚壽山石印章中,單是獸鈕就有螭虎、辟邪、狻猊、青羯、天馬、獬貂、貔、貘等20余種鈕式。如果以立、臥、蹲、倒等姿態細分則更多。此外還有山水、山鳥、人物、博古等其他鈕式。
  
  此時的雕刻技法,又日臻精進,且有突破。除了圓雕、高浮雕、薄意等常見外,尚出現了陰刻和鏈條雕刻。1997年夏,被彩印成國家郵票發行的乾隆帝印璽《三鏈章》,就是此時的鏈條雕刻的傑作。
  
  作為清代壽山石文化昌盛的標誌,突出地表現在石雕藝壇上出現了技藝超前的一代宗師。關於這一點,首先要說到的是楊璇與周彬。楊璇又名楊玉璇,清康熙年間漳浦人,客居福州,精於壽山石人物、獸鈕的雕刻。他首創了「審曲面勢」的雕刻法,根據壽山石的豐富色彩依色巧雕,即所謂的「取巧」,使人物、動物、花鳥等的造型,達到形、神、情、趣兼具。他構思精妙,刀法古樸,是公認的壽山石雕的鼻祖。《達摩過江》是其代表作。像高約10厘米,達摩的左手提著衣褶,右手托著草鞋,頭部微側向前,顯其過江之勢,動感自然舒展。佛像面額飽滿微笑,兩眼圓睜,鼻寬且平,兩唇略張,給人以全神貫注之感。衣紋雕刻得既貼切妥當,又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架裟上並有寶石鑲嵌,可謂匠心獨運。
  
  與楊玉璇同時代的另一位石雕大師是周彬。周彬又名周尚均。他喜用誇張的手法刻獸鈕,使其形態與眾不同;印旁的博古紋多取青銅器紋樣,並在紋中隱刻雙鉤篆字「尚均」,其精細的雕風令人歎服。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壽山石珍藏品,多為楊、周兩人的作品。這是因為他們的作品,多作為當時的福建地方貢品送京。
  
  清代壽山石文化鼎盛的第三個標誌是有史以來最早的兩部壽山石專著出現在這個時期。清康熙六年(1667)年福建侯官縣著名學人高兆(字雲客)自江左回鄉,受友人「懷瑾握瑜(指把玩壽山石),窮日達旦,講論辨識」的影響,也被捲入了「壽山石熱」中來。他分別從十餘位友人處借覽了140餘枚壽山印石,進行研究分析,時經一載,於次年寫就了世上第一部壽山石文化專著《觀石錄》,既記錄了當時壽山農家「日數十夫,穴山穿洞,摧岸為谷」的採石場面和「逵路之間,列肆置儈」的售石活動,又介紹辨識各類壽山石的形性和色質,指出與石接觸,「心目既蕩,嗜好為移」,令人陶醉於美石之中。

  他還介紹了清初石雕的部分技法,為壽山石文化留下了寶貴的資料。時間過了20年,康熙二十六年(1687),著名文人浙江蕭山毛奇齡客居福州開元寺,也被捲入了當時榕城的壽山石熱潮,成為壽山石的收藏家和鑒賞家。他以出身翰林的賞美眼光和非凡的文筆,對收藏的49枚壽山石進行究識,寫就了繼《觀石錄》後的第二部壽山石文化專著,稱為《後觀石錄》。專著除了對壽山石的色彩、質地、雕藝等方面進行比前書更深入細緻生動傳神的研討描述外,在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田坑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的壽山石分類法,為後人確立了品石的標準。「三坑」分類法雖不盡完善,但至今影響不衰。前後觀石錄的問世,又推波助瀾地掀起了數百年來世人爭玩壽山石之風,並將此「閩中瑰寶」從「天生尢物」推到了塵世上的帝王石和娘娘石的寶座。
  
  清時,壽山石文化昌盛的第四個標誌是出現了名冠眾石的新石種——田黃石。明末清初,田黃石為福州文人曹學全偶然發現,從此身價劇增。據陳亮伯於《說印》中說:他初入京時,「每石(田黃)一兩,價六兩至十五兩銀」,以後更增至「換銀四十兩」。崇彝在《說田黃補》中也說:「七兩之石(田黃),竟得價二千數百元」。「一枚田黃章,重不過一兩四錢,竟以二百五十元取之」。田黃因其極為罕見、珍貴,故雕琢製作也極為致小心。上面提到的乾隆御寶《三鏈章》就是由高級雕師和篆刻師在一塊大田黃石上精心合作雕成的。從左圖實物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三條活石鏈條,連結著三枚印章,左印方形,刻「乾隆宸翰」,右印亦方形,刻「惟真惟一」,中間印為橢圓形,刻「樂天」,極為精美珍貴,大方典雅。
  
  台灣故宮博物院亦收藏有一套九方的清時田黃印章《鴛錦雲章》。每方印章均刻有不同的古獸印鈕。印文由「循連環」三字組成,每方印有九個字各方篆體不相同,九方便有九種篆體。將田黃石切割成相同的方形印章,本來就是一樁難事,何況還要雕上不同的印鈕,刻上不同的篆體字。真可謂構思精巧,刀法純熟,實為稀世珍品。
  
  到了清末同治、光緒年間,福州壽山石雕因發源地的不同,師承關係的各異,市場對像原分野,以及雕風習俗的區別等原因,出現了流派,主要是東門派。流派的競爭和發展,成為壽山文化提高的推動力,促進了從清末到民初百餘年間壽山石雕事業的繁榮。
  
  東門派的師承關係和藝術風格
  
  「東門派」發源於福州東門外的後嶼村以及毗鄰的樟林、壽嶺、橫嶼各村,以同光年間的林謙培為鼻祖。林謙培以雕刻觀賞性的陳設品為主,供應世俗和市場需要,作品注意巧色和裝飾效果。刀法考察雕鏤結合,修光喜多施以刀法。林謙培多才多藝,既能雕制印鈕、博古,又擅錦紋開絲,作圓雕人物也大有特色。雕像多顱著身短,衣褶流動,靜中有動,而面目傳神。其嫡傳高足為林元珠,為東門派副座人物。他的構思別出新裁,運刀婉轉流暢,人物、山水、花鳥雕刻無所不精。所刻印鈕多用開絲法,毫髮間條條清晰,不斷不折,堪稱一絕。林元珠三傳弟子:一傳次子林友清;二傳堂弟林元水;三傳弟子鄭仁蛟。林友清秉承家法,又時出新意。其薄意雕與西門派的薄意大師「西門清」林清卿齊名,被稱為「東門清」,傳為石雕藝史佳話。鄭仁蛟師事林元珠後,又先後學習青石雕、木雕、木偶、泥人等民間工藝,以他藝之長融於石雕之中,使所刻人物、動物、鈕飾更具特色。許多民間喜聞樂見的傳說,在其刀筆之下都栩栩如生地展現於石壇上。鄭仁蛟再傳弟子甚眾,出色者有黃信開、黃恆頌、王乃傑三人。黃信開擅刻觀音,黃恆頌善雕水牛,王乃傑以刻石榴盂見長,均成為收藏家競相求購的珍品。
  
  當代「東門派」傳人,造詣高深,影響深遠者,應是雕刻大師周寶庭和林壽甚二人。周寶庭,是東門後嶼村人,先師從林友清,後又拜鄭仁蛟為師,擅長古獸、仕女、印鈕雕刻。他雖出道於「東門派」,卻善於吸收「西門派」的技藝長處,是一個融匯東西兩派藝術的重要人物。以所刻古獸和鲺鈕為例,既有東門派的尖刀法的深刻、剔透、靈巧,又有西門派圓刀法的薄雕、深厚、凝重、寓意的情調。他的傑出貢獻,還在於晚年致力於傳統古獸雕刻藝術的整理,以驚人的記憶力,默刻了古獸200餘種。這些作品使古獸雕刻從印章裝飾物成為獨立的雕刻藝術奠定了基礎,並為後人留下了十分寶貴的實物資料。由於他的傑出貢獻,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他工藝美術界最高榮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林壽甚為林元珠嫡孫、林友清第三子,既秉承家學淵源,又能推陳出新,是一位能完善繼承傳統,又極具創新意識的民間雕刻藝術家。他用石注重巧色,佈局疏密有致,刀法多以「尖刀」,作品富麗清靈。而且技法全面,圓雕、浮雕、透雕、薄意雕均其所長。從本世紀50年代到他逝世時的80年代,材大、價昂的田黃薄意作品,絕大部分出自他和「西門派」另一位傑出雕師王雷庭之手。1984年他雕刻的一組田黃石作品《秋山行旅》、《歲寒三友》、《柳鵝》,獲第四屆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盃獎」的最高榮譽。田黃凍《秋山行旅》(重550克)、銀裹金田黃《柳鵝》(重105克),在香港售價都在百萬港元以上。
  
  林友竹也是當代壽山石雕大師。他師承其父林元水,又學藝於鄭仁蛟門下。除了自己藝高一籌,名重藝壇之外,他最大的貢獻就是授徒多,成材亦多。當代著名雕師郭功森、郭懋介、林炳生、林發述、林元康等都是他的高徒。他們有的被評為全國工藝美術大師,有的評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他們的作品,多為國內外博物館和海內外收藏家競相收藏的珍品。
  
  西門派的師承關係和藝術風格
  
  「西門派」發源於福州西門外鳳尾鄉一帶,雕品以印章和小品為主,專供收藏家、鑒賞家、書畫家收藏、玩賞和使用。故作品中深蘊高尚、雅致的書香味。且有部分藝人通曉書畫,兼攻金石,與社會名流多有交往,無形中提高了本派石雕的品位,成為當時上流社會應酬的最佳禮物。自清以來,福州閩浙總督衙門前的一條街——總督後街,便成了專賣「西門派」石雕及其他古董工藝品的禮品街。
  
  「西門派」的創始人潘玉茂,是清同光年間福州侯官人。他繼承周尚均遺風,以擅刻印鈕、博古而名重藝壇。他刀法多變,與「東六派」的單純刀法風格迥異。
  
  潘玉茂傳其弟玉進、玉泉。玉進又傳弟子陳可應、林文寶、陳可觀等人。他們都得到其師的一技之長。如林文寶,擅長深雕帶鏤之技,雕刻印鈕和博古。其圖飾多仿古銅器圖案,線條間距密集,有「斜尖不入」之譽,為印鈕雕刻一絕。他仿製的尚均博古鈕,可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如今民間收藏的尚均博古鈕多出自文寶之手。繼林文寶之後西門派陳可銑刻的印鈕,多以古獸和動物為題材,雕成的獸鈕多「穿錢」或「穿環」,有三環、五環,多時達到九環,也是雕鈕一絕。
  
  最為名重壽山石雕壇的是「西門派」的薄意雕刻藝術,其名聲與風格一直流傳影響至今。此應歸功於「西門派」薄意大師林清卿的刻意追求和登峰造極的成就。林清卿,清末民初福州西郊觀前人,自幼聰慧好學,對詩書畫尢感興趣。開初受藝於陳可應門下,學薄意雕刻頗有成就。他不因此滿足,認為當時的薄意作品「不居畫理,不究章法」,應從國畫中吸收養分,開闢薄意新境界。他毅然放下雕刀,出門拜師學畫,尤其學花鳥雙鉤和工筆,還致力於古代畫像磚的研究。數年之後,畫藝遂成,又回頭來作薄意雕刻。林清卿此時的作品,融雕刻與繪畫於靈石,一方薄意,就是一幅立體的畫,既有筆墨韻味,又有金石雅趣。他還做到得心應手,意到藝成。林清卿開創了新的薄意藝術境界,使他自然百然地登上了「西門派」薄意藝術大師的寶座。當代人都暱稱他為「西門清」。
  
  「西門清」的巨大貢獻,不僅在於以畫入石,創立新薄意,更重要的使整個薄意藝術出現了嶄新的局面。首先是擴大了薄意的題材,反映的內容豐富多彩。凡傳統人物、宜人山水、四時花卉、各種鳥蟲等無不及;古典文學中的生動情節、喜聞樂見的民間傳說、精彩的戲曲片段、幽思深邃的詩話詞話等,都成了薄意創作的題材。其次是章法改變,刀法含情。「西門清」相石善審曲度勢,用刀如下筆傳神。作品繁簡有致,洗練純熟,而且以薄勝厚,越薄越妙越神。他是「在楊玉璇、周尚均兩家中別開生面者」。因此,林清卿薄意藝術的卓越貢獻是壽山石文化一件劃時代的創舉。
  
  可惜,「西門清」一生不收門徒。「西門派」傳人中私淑於林清卿者僅有可數的王炎銓、楊鼎進、王雷庭三人。他們在藝術上都頗有成就,使「西門清」的雕技藝術不致失傳,且益加發揚光大。不過,三人中,王炎銓壽短,34歲英年早逝。楊鼎進赴台,初仍從事壽山石雕,後改事別業。王雷庭則成了唯一深諳林氏技法真諦者。他的獨特長處在於因材施藝,巧掩瑕疵,刀法圓熟,層次分明。他選擇的一塊重400克的田黃凍石刻《香山九老圖》,在香港展出,轟動香江。他晚年尢精於薄意與浮雕相結合的刀法,創作現代新題材作品。其代表作《東方紅組雕》和《紅色閩西——長嶺寨》薄意,由福建省博物館收藏。

尋找與您的有緣水晶,歡迎到>>>這裡<<<以優惠價選購水晶,數千件晶品任君挑選,質量有口皆碑。

上一篇:中國玉器8000年歷史探尋
下一篇:壽山石雕始於南朝,抑或始於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