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種螢光翡翠戒指
中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有個與緬甸毗鄰的騰沖縣,縣城雖然不大,但這裡自古玉業興旺,千餘年來跟"玉石之王"--翡翠結下了不解之緣,人們把它稱之為"翡翠城",就在這裡傳出了許多關於翡翠的趣聞,就在清末民初也是車水馬龍,有玉出騰沖之說.
一、翡翠玉石的傳說
翡翠的名稱源於翡翠鳥,雄鳥羽毛紅艷,叫翡鳥;雌鳥的羽毛鮮綠,叫翠鳥.翡翠的顏色極像這兩種鳥的羽毛,因而得名.翡翠屬硬玉,化學成份主要為鈉鋁硅酸鹽.翡翠是玉石家族中的一員,特別好的翡翠其價值可以與鑽石媲美.翡翠的綠色,有的象茸茸的春草,有的象柔嫩的蔥心;有的綠艷而鮮,均勻如染;有的綠色深艷,似祖母綠寶石,是製作名貴玉器、玉飾的上佳原材料.據史料記載,慈禧陵墓中曾有翡翠西瓜兩個,西瓜皮是綠色的"翠",瓜瓤是紅色的"翡",其中還有幾粒黑色的瓜子.西瓜是巧妙地利用一整塊翡翠的天然色彩雕琢而成,當時價值5OO萬兩白銀.可惜此瓜被軍閥孫殿英盜走,後賣給了費城博物館,可見其珍貴.
二、翡翠玉石之路
從漢代開始,騰沖便成為我國與緬甸進行貿易交往的重鎮.當時,從四川成都出發,經騰衝入緬甸密支那可直抵中西亞,形成了一條絲綢之路.這條西南絲綢之路比北方絲綢之路還早2OO∼4OO年.當時,沿著這條路,馬幫、象隊絡繹不絕,販運大量的玉石毛料.密支那-騰沖-永昌,密支那-八莫-盈江-騰沖是兩條主要通道.從明代至抗日戰爭後期的近5OO年問緬甸開採的玉石料幾乎全部是從這兩條道運入騰沖.騰沖商號林立,從事玉石進口的業務,嚴然是一批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而這條絲綢之路,在這段時期還不如說它是"玉石之路"更為恰當.
三、翡翠玉石傳入中國
翡翠從漢代就傳入了中國.據史籍記載,早在東漢永元9年(公元97年),雲南永昌(今保山)徼外蠻及撣國王雍"調譴重澤奉國珍寶",這是緬甸玉石首次進入中國.撣國即今緬甸東北盂拱、孟密一帶,當時玉石是作為貢品,還不是作為一般的商品進行交易.這些珍奇的"綠色石頭",使中國那些王公貴族視為異寶,競相佩戴裝飾,成為時尚,甚至以玉珮區分官階.直到明代中葉,中國皇帝派太監駐永昌、騰沖專門採購珠寶玉器.明末熹宗天啟《滇志》載:"官給本錢,由民收寶石人於宮".官私合作,使當時大量緬甸玉石進入中國.在清代,從緬甸進入騰沖的商品以玉石珠寶為主,棉花次之,大量玉石彙集騰沖後,一部分就地打磨加工,一部分向東經大理運達昆明加工,再遠銷內地和沿海.到抗日戰爭前夕,騰沖被日軍佔領之前,這裡盛極一時,城內的小月城是玉石珠寶商人聚集之處,有上百家店舖,各色玉石、翡翠雕件琳琅滿目,被稱為"百寶街".當時騰沖城門外的拴馬場上,過往行商騾馬留下的糞便每大有二、三尺深,可見當時騰沖已成為滇西南的大都會,並有"小上海"之稱.
四、中國人到緬甸采翡翠玉石
由於玉器珠寶價值昂貴,刺激了緬甸玉石的開發,滇西南的老百姓蜂擁而至,紛紛前往緬甸采玉.從明、清年間到解放初期,滇西南大多數年份每年有數萬人上山.為此,美國人布爾賽在《東南亞的中國人》一書中這樣寫道:"中國大批開採玉石和寶石的技術工人到緬甸,使緬甸的玉石和寶石產量大增,緬甸古都阿摩羅補羅的中國古廟的石碑上,還刻有五千個中國玉石商人和采玉工人的名字".由此可見一斑.
五、綺羅玉和段家玉
玉石料產區地處緬西北,山陵林密,礦藏分散.能否挖到玉石,特別是大塊好料,一靠經驗,二靠運氣,偶然性很大.有的人做夢也想挖到好料發大財,卻偏偏弄得一無所獲,兩手空空;有的"無心插柳柳成蔭",無意間得到珍寶,改變了一生的命運.由此,引出了許許多多令人咋舌驚歎大悲大喜的故事.保山縣施甸余某,14歲就被他爺爺帶到緬甸西北玉石場去挖玉石,18年來,老闆共分給他19塊玉石毛料做工錢,他決心結束這種非人生活,便將毛料運到騰衝去解剖,誰知解開頭一塊看,大失所望,石中根本沒見到玉;接著連解17塊,全都不值錢,他渾身一軟,癱倒在地.解玉師傅見他可憐,買下他最後的一塊,給了他一些路費和零用錢.但最後一塊玉解開後,竟是上等翠玉,那個解玉師傅頓成巨富,而余某只好一步一歎地返回玉石場,重操舊業去了.更為離奇的是騰沖人官某,他從2O歲挖到7O歲,連一塊真正的玉石也未挖到過.一天,他坐在山頭遙望家鄉,不禁悲傷起來,大哭了一場,在下山前他撒了一泡尿,突然發現被尿液沖刷出一塊帶綠色的石頭,他仔細一看,竟是整塊的"淡水綠"大玉石.古稀之年,發了大財,衣錦還鄉,這可說是一大奇事.
六、翡翠玉石交易
做玉石生意,興衰沉浮,大起大落.有時一夜暴富,轉眼傾家蕩產,極不穩定.玉石的毛料叫璞玉,一眼看去,都是些大小不一的石頭,仔細觀察,有的可找出一點露在外面的綠色.有時看好一塊,花大價錢買了下來,剖開一看,僅在表面有點綠;有時花錢很少,買了一塊不起眼的,剖開一看,卻是上等好料.騰沖流傳至今的"綺羅玉"、"段家玉"的故事,就富於十足的傳奇色彩.清嘉慶年間,綺羅鄉玉商尹文達,其祖上從玉石場馱回一塊毛料,通身深黑,其貌不揚,許多行家看後都認為是塊最差的料,祖上便將它當塊石頭鑲在馬廄裡,天長日久,這"石頭"被馬蹄蹬踏掉部分外皮.一天,尹出行來牽馬時,恰好從瓦縫中射進的陽光照在石料上,反射出幾點美麗的綠光.於是,他便將石塊抱去解磨,才發現這是一塊上等的翡翠料.他用此料,製作了一隻宮燈,於賽會之夜掛在水映寺中,整個寺院都被宮燈映綠了,觀者無不稱奇,轟動一時.尹攜燈到昆明獻給雲南巡撫,巡撫給了他一個"土千總"的官職.後來他又把做燈剩下來的碎片,加工成上百副耳片,帶在耳上,能把耳根映綠,這就是被稱之為"崎羅玉"的翡翠.民國年間,綺羅鄉段家巷有個玉商段盛才,從玉石場買回一塊3OO多斤的大玉石毛料,其外表是白元砂,許多行家看後都直搖頭,沒有人肯出價.
他洩了氣,便把這塊石料隨意丟在院子門口,來客在那兒拴馬,時間長了,被馬蹄蹬掉一塊皮,顯出晶瑩的小綠點,引起了段盛才的注意,於是拿去解磨,競是水色出眾的上等翠玉,做成手鐲,仔細看去,就像在清澈透明的水中,綠色的小草在隨波輕輕飄動,從此"段家玉"名揚中外.翡翠玉石的外皮,一般呈上黃色、紅褐色、以至黑色,並有風化殘存形成的顏色和不同的花紋,毛料質地怎樣,是無法直接看出的.因此,要根據、外皮的顏色、厚薄、精細、花紋的形態,推測毛料內部翡翠的顏色和地子,這就成了一門特殊的學問.相玉學.翡翠的質地俗稱"地子"或"水頭".質量最佳的地子稱"玻璃地".一般有"三分水"(大約6mm),就是上上等的高翠,但這要有經驗的人才能看出,可靠性也只能有幾成把握.
七、翡翠賭石在騰沖
談玉石毛料生意就是"賭石".賭石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玉石沒有任何切口(行語叫"開窗")的一塊礫石,只見外皮,絲毫看不到內部;另一種方式是在仔料上切開一個"窗口",窗口有大有小,讓賭客通過"窗口"觀察,並推測仔料內部的質量.進行"賭石"交易方式,全憑經驗、眼力、膽識和運氣,正所謂"謀事在
人,成事在天."交易時,賣方亮出毛石,買方便開始研究顏色、紋理、硬度等等,然後開始侃價,周圍通常圍上一大幫看客,就像馬路上扎堆看熱鬧一樣,其中也不乏主人雇來的"托兒".生意談成,立即付款交貨,有時,買主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眼光是否正確,可以當場把玉石剖開,這筆買賣是盈是虧便見分曉.一塊黃褐色的礫石,標價成千上萬,一刀切開,或許是價值連城的上等料,或許是一錢不值的鵝卵石,分秒之間.輸贏自現.誘人的財富和機遇,冒險的慾望和衝動,刺激著眾多的玩石高手趨之若騖,在寶石界掀起一股賭石狂潮,引出了一場不用彈藥的戰爭.在邊境,有文盲卻沒有寶石盲,從黃毛小兒到耆耆長者,大家都刻苦攻讀深奧難懂的寶石學,以隨時參與應戰.
八、翡翠玉石加工
從石頭成為精美的玉器,毛料開採是第一步,還要經過運輸、買賣成交,再進行解磨.解磨加工要比開採複雜得多,工序很細,構思設計和加工藝水平的高低,決定著玉器的價值.玉石加工有句行話:"多磨少解",說的是毛料外邊有一層砂包著,只有經過打磨,使玉石露出頭來,才可初步判斷其價值,如果裡面沒有玉,也就犯不著花很大的功夫去解剖了.騰沖的玉石設計加工水平很高,清嘉慶年間,騰越知州伊裡布,得到一塊翡翠,有綠有紅,有黃有白,找到一位手藝高超的工匠加工.這位工匠在加工之前,白天不是上山打鳥,就是下河撈魚,他這樣做的目的是在大自然中尋找靈感.之後,他根據玉料不同的色澤和位置,借紅斑雕成朱紅透亮的鳥嘴,翠色多處雕成翠綠欲滴的羽毛,黃色是腳爪,黃色下邊是白色,雕成爪下系一根雪白的鏈條.經過三年雕成一隻雄赳赳的鸚鵡,昂然屹立蟬綠色的架子上,構思獨特奇巧,工藝也十分超群,成為一時聞名佳作.
九、騰沖昔日輝煌
玉石毛料從緬甸產地開採出來,運出的第一站便是騰沖,因而騰沖不僅是玉石主要集散地,同時也是滇西南的玉石加工中心.據《華陽國志校志》中說:"賈人收石入關,狀如瓦礫,號曰荒石,騰越工人磨之以紫梗,砥之以寶砂,而寶光始出?quot;工匠根據玉石的形態和不同色澤進行切割,因材施藝,雕刻成不同的玉器飾件.19世紀3O年代,英國人美特福游騰沖時曾記敘了玉石加工的情景:"某長街為玉石行所開,玉石晝夜琢磨不輟,余等深夜過之,猶聞蹈輪轉床聲達於百頁窗外."可見琢磨工作之繁忙.在歷史上,玉石加工業是騰沖主要的手工業,該行業對騰沖這個邊陲縣城的繁榮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據《騰沖縣志》載:"寶貨行者有十四家,解玉行有三十三家,玉肚眼匠二十七家,玉細花匠二十二家,玉片工匠三十一家,玉小貨匠三十七家."那時,騰沖縣城有玉石工匠超過3OOO人,形成有幾條專業化的街道.此外,"散居於城郊的綺羅、谷家寨、馬場等鄉,尚有三、四十家,以車眼小匠為多.騰沖玉業,可見其興盛與繁榮.珠寶,從阿拉伯的阿里巴巴到四十大盜,從國的卞和到東陵大盜,寶石不僅僅是一種財富與權力的象徵,同時也是災難與死亡的代名詞,是釀成眾多悲劇的導火索,種種的巧取豪奪使光彩奪目的珠寶散發出濃濃的血腥味.如今,玉器珠寶再不是王公貴族的專利品,而是平民大眾的裝飾物,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飾的不斷翻新,已由佩戴金銀飾品發展到珠寶首飾,由低檔寶玉石發展到購買中高檔寶玉石.騰沖這一"翡翠城"經過抗日戰爭兵變之後的蕭條,如今再度走向復興.與緬甸一江之隔的畹町、瑞麗的寶玉石貿易也迅速興起,分另"建立了珠寶市場和珠寶城,使滇西南珠寶業再現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