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我的一次賭石經歷

[日期:2010-01-16] 閱讀:

  90年代中期,我去了趟雲南,順道去了緬甸瓦城(當地人叫「曼德勒」),體驗了一次賭石經歷。
  
  在瓦城的一家翡翠商店門口,堆放了一大攤翡翠原石,許多人在那裡看料,很快有不少人出價並買了下來。大多是小賭,約在人民幣5000元-10萬元之間。翡翠原石像一個個西瓜,有皮包裹著,根本不知道「肉」是怎麼樣的,轉眼之間就決定了你買的石頭「漲」了還是「虧」了,輸贏全憑你自己的眼睛了。
  
  其實,看別人賭石,就像上海人喜歡看西洋鏡,根本就像是看一場電影,如同看牆上掛著的皮鞭和寶劍,但如果你真的掏錢去買你根本不知道結果的石頭時,牆上的皮鞭和寶劍有可能真的抽到你身上或刺到你身上,讓你痛,讓你流血,你還敢玩嗎?
  
  想玩翡翠,就必須玩過賭石。我決心賭一次,我仔細看了眼前每一塊石頭,從別人身上總結出來的經驗,和自己看貨的感覺,我遵循三原則:
  
  一、「寧要一線,不要一片;寧要一脊,不要一鼓;」
  
  二、「寧要種,不要色;寧要烏沙,不要黃沙;」
  
  三、「龜裂線,隱井紋,戒面報廢牌子脆;」
  
  以上三原則,都有捨棄的和追求的:一是有顏色的,寧可一線綠有把握,一片綠常常裡面是石灰白;二是種水好,沒有顏色也絕對是上等好料,而沒有種水的綠,幾乎都是干呼呼的,像枯葉,沒有靈氣,是不值大錢的;三是不要被表面的綠蒙蔽,龜裂線,隱井紋的翡翠,既不能做戒面,更不能做牌子,等於廢料。
  
  有趣的是:平時的常識和瀟灑,在真的戰場上,在真刀真槍面前,常常出現驚人的偏差和扭曲。初出道者常常請一些寶石學教授去進貨,我的一位朋友就是這樣,以為請教授就能進好貨,其實,這是誤區:教授和專家只能告訴你什麼叫做翡翠,而行家則告訴你這塊翡翠多少錢可以買!專家和教授的知識來自書本和實驗室,而行家的知識來自「買單」。
  
  我看中一塊小西瓜大小的翡翠原石,決定買下。因為,這是一塊黃沙皮,表皮很細膩,表示這塊翡翠的「肉」水頭可能很好,開價3萬,還價8千,最後1萬成交。當天晚上就「切西瓜」,不到兩個小時,「西瓜」一切為二,我一看,沒有出現我期望的那種冰一樣通透的翡翠,歎了口氣,這是一個很悶的芋艿底的翡翠,虧了!
  
  當牆上的皮鞭重重抽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我沒有叫「痛」,儘管當時我的一萬元來得非常艱難,但我知道,想玩翡翠,只有玩過輸的苦悶,才能品味贏的喜悅。
  
  當我第二次去緬甸的時候,卻品味了一次贏的喜悅。

尋找與您的有緣水晶,歡迎到>>>這裡<<<以優惠價選購水晶,數千件晶品任君挑選,質量有口皆碑。

上一篇:
下一篇:賭石,使我悟出一個簡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