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翡翠A、B、C貨的鑒定

[日期:2010-02-20] 閱讀:

翡翠A貨

  翡翠A、B、C是指翡翠的A貨、B貨、C貨。它是一個品質指標,是判別天然翡翠還是經過人工物理或化學處理使其內部結構遭受破壞的翡翠的一個重要的品質指標,它不是一個等級指標。翡翠的優化處理在GB/T16552-2003《珠寶玉石名稱》國家標準中有明確的定義:“除切磨和拋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寶玉石的外觀(顏色、凈度或特殊光學效應)、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分為優化和處理兩類。”優化:傳統的、被人們廣泛接受的、使珠寶玉石潛在的美顯示出來的優化處理方法。處理:非傳統的、尚不被人們接受的優化處理方法。用于翡翠的優化的方法只有一種,為:熱處理。其效果是:產生紅色和黃色。用于翡翠的處理方法主要有:漂白、浸臘,漂白、填充,覆膜,染色。
  
  一、A貨
  
  是指未經任何人工化學處理的天然翡翠貨品,成分、結構、顏色、透明度均保持自然狀態的屬性,僅通過機械加工改變了形狀的翡翠。理論上講,翡翠A貨是指未經過人工用物理的或化學的手段、方法進行處理使其內部結構遭受破壞的純天然翡翠。其特征為比重應在3.25-3.43之間,折射率應為1.66,表面有較強的玻璃光澤。40倍放大鏡下側光觀察,表面平滑光潔,礦物晶粒間隙細密清晰。與拋光力度與方向有關的砂眼,一般多呈三角狀或多邊長條狀,且空隙邊緣平直,沒有任何被溶蝕的痕跡。這些砂眼一般多單獨分布,很少有連通現象,正常情況下只是在局部出現。
  
  二、B貨
  
  是指那些原本水種、顏色較差,經過人工用強酸浸泡漂白,使翡翠內部的一些雜質釋出再用一些高科技手法注入高分子聚合物,使其水種、顏色得到改善的一種翡翠。本文所指的“B貨”應為經過漂白或漂白后再注入了某種填充物的翡翠。可見,翡翠“B貨”應屬于處理的范疇。定名時,必須在名稱后加括號注明“處理”二字或注明處理方法。由于“B貨”看起來顯得色鮮質好、通透美觀,售價又低于外觀相同的“A貨”,因而自二十世紀80年代初在香港出現以后曾頗受歡迎;但因其經過強酸的溶蝕,使翡翠原來的結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而變得較為松散,以致失去了翡翠固有的堅韌耐久性,即便用充填樹脂的方法補強,最多也只能維持數年的時間,之后會隨著樹脂的老化而變色或破裂,當這一致命的問題暴露以后,人們才意識到這種先前看似美好的翡翠,是經過人工處理的。但當初人們對這種處理方法一無所知,不知道該如何鑒別它,以致對翡翠大失信心,使翡翠市場受到很大的沖擊,這才引起寶石界的重視,使有關翡翠“B貨”的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現在,翡翠“B貨”的有效鑒別問題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了,但經過十多年來多方面的研究,寶石界對翡翠“B貨”的特征已有所認識,也摸索出了一些“B貨”鑒別的有效方法。
  
  三、C貨
  
  是指經過染色處理的翡翠,又稱染色玉。翡翠染色早已有之,俗稱熗色。其方法是選取無綠色而質堅的翡翠,先進行間接加熱,使其粒間空隙或裂縫盡可能擴張,然后將它浸入染液中上色,如此重復多次,直至表面和內部都著上顏色為止。由于這種翡翠的礦物顆粒一般無顏色,而染液只能沿粒間孔隙或裂縫滲入,并將染料沉淀在這些地方,因此其綠色均集中在粒間空隙或裂縫之中,且往往構成綠色網紋或呈現狀分布;簡捷地識別是在裂隙處的綠色,不是比其他地方更深,就是比其他地方更淺,且向兩側無延續,亦無過渡漸變現象;較其他地方色更深,是裂隙較其他地方空間大,沉淀的染料更多而致;比其他地方色更淺,則是為避免露出染色破綻,事后又進行過褪色處理的結果。這些特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會顯得更清晰。部分以氧化鉻為色料的染色“C貨”翡翠在查爾斯濾色鏡下呈暗紅色,而“A貨”翡翠在濾鏡下呈灰綠色。在此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含較多鉻元素的翡翠也會稍微變紅。一些不是用氧化鉻為染色原料的染色翡翠不會變紅。因此,為避免出錯,在翡翠的鑒別中最好是把濾色鏡觀察作為輔助手段,不要輕易地下結論。
  
  四、B+C貨
  
  是將“B貨”又作過染色處理的翡翠。因其進行過雙重處理,所以兼有“B貨”和“C貨”兩者的特點,又稱為“D貨”,在鑒別上也必須把鑒別“B貨”和“C貨”的方法綜合起來運用。
  
  五、合成翡翠
  
  已試驗成功,只是成本太高,目前在市場上尚未出現。

尋找與您的有緣水晶,歡迎到>>>這裡<<<以優惠價選購水晶,數千件晶品任君挑選,質量有口皆碑。

上一篇:辨偽識真玉之色
下一篇:翡翠A貨和B貨有什麼區別?